2025年7月24日星期四

2025.08.24 暴風雨中的寧靜 (詩62)

經文︰
👉詩62篇(聖經閱讀_信望愛rwd)


👉詩62篇(聖經閱讀_信望愛)



釋經:
  這首詩屬於信靠詩,詩人在暴風雨中、在漩渦裏,對神的信靠。人在平靜安穩的日子,容易忘記神的恩典,也易於倚靠自己,惟有在困難、苦難裏才更深體會到在神裏面的安穩,和測試到對神的信心程度有多少。詩人陷入一個艱巨的境況中,找不到立足點,但他仍表達對神的信靠。無論這首詩是否反映大衛遭受押沙龍叛逆的處境(撒下十五、十六章),它都適用在每一個四面受敵、面對各種壓迫及心裏極其悲痛的信徒身上。這首詩可助我們學習在神裏面找到安穩。

  學者們均提到短短的十二節經文,其中有一半,即六節經文(1、2、4、5、6、9 節)都是以「'ak」這個副詞(participle adverb)開始;這個希伯來文可翻譯為「真的」(Truly)或「唯獨」(Only)。中文譯本只有第二及第六節才有譯出這個副詞;「惟獨他是我的磐石」(2 節)《和合本》《和修本》《新譯本》《呂振中譯本》;「惟獨他是我的磐石」《和合本》《和修本》《呂振中譯本》《思高譯本》。學者指出這個希伯來文副詞是個強調詞,像為一句話加上底線,或指示出一個對比的狀況,使這首詩充滿急迫的感覺。詩人強調他不會理會別人說甚麽或做甚麽,他只會向著神,惟獨信靠神。因為只有神才能夠且願意拯救他,否則他只有死路一條。

  故此,詩人在第一段(1-4 節)中提他單獨受到各人的攻擊,「如歪斜的牆、將倒的壁」(3b)、敵人四面圍困、七嘴八舌地議論他,「要把他從高位上拉下來」(4a 節)。然而,詩人在囂鬧聲中,卻靜默不語,耐心及專心地等候神,因他肯定神是他唯一的磐石,是他的拯救和庇護所(2 節)。詩人像在暴風的風眼中,雖然周圍狂風吹襲,躲在風眼裏就像安穩在神的懷抱中,不懼怕也不慌張。世人在危難時,若只看環境就會亂陣腳、失方寸,像無頭蒼蠅亂闖亂撞。然而信靠神的人會像詩人那樣向著神,全心倚靠祂。因此,詩人在漩渦中,選擇沉默,專心倚靠神。

  然而,這種像嬰孩躺臥在母親懷裏的寧靜並非一蹴即就的,詩人也幾經掙扎才能達到這種境界。詩的第二段(5-8節)重複了 1-2 節的說話,當中略有小小變化。詩人提醒自己要繼續保持靜默,不要放棄信靠神。因此,他說:「我的心哪,你當默默無聲,靜等候神」(5a 節)。然後,詩人向前邁進一步,以「盼望」(5b 節)取代「拯救」(1b 節),更積極及更肯定地說:「我必不致動搖」(6b 節)。隨後,詩人將自己在神裏面得到的安穩,鼓勵信眾學習專心仰望及等候神(8 節)。最後,詩人以人的觀點看世人只是浮雲,提醒自己小心不要反過來「仗勢欺人」(10 節),並要切記能力和慈愛都屬乎神(11、12 節),只有祂是我們唯一的倚靠。

  行文至此,忽想起年青時頌唱的《我心靈得安靈》(It is Well with My Soul)這首詩歌。第一節說:「有時享安寧,如江河平又穩,有時遇悲傷似浪滾,不論遇何環境,我已蒙主引領,我心靈得安寧,得安寧。副歌:我心靈,得安寧,我心靈,得安寧,得安寧。」原來作詞的司百福(Horatio G.Spafford)是一位愛主的企業家及慈善家,他的妻子和女兒因先行一步從芝加哥坐船到英國,途中遇船難,四個年幼的女兒及妻子無一生還。司百福稍後坐船前往英國,就在家人遇難的地點,寫下了這首歌,表達他對神的順服和信靠。


思想:
  詩人在四面受敵、處處受壓下,仍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,其秘訣只有一個,那就是惟獨信靠神,全心依靠祂。這種境界並非一蹴即就的,是經過多番掙扎、飽經磨練才能達之。讓我們向詩人虛心學習,遇逆遇禍,都專心信靠神。讓我們一起聆聽下面以這首詩的內容所作的歌,作為我們今天靈修的默想。
(詩歌可於 Youtube 搜尋「默默無聲等候神」或「詩篇第 62 篇 原創聖經歌曲」)


👉【無聲的等候】(粵語詩歌)


👉無聲的等候 (詩62)


👉默默無聲等候神(粵語詩歌)


👉同心圓 |《默默無聲等候神》TWS 敬拜者使團 - 山上敬拜 Live Worship (詩六十二)


👆回頂
👉華基「靈修習慣運動」2025.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