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︰詩95
👉詩95篇(聖經閱讀_信望愛rwd) 👉詩95篇(聖經閱讀_信望愛) |
釋經: 詩篇九十五篇屬於卷四(九十至一零六篇)的詩集;這是一首讚美詩(hymns),頌讚神為王。因此,將它放在「方位確定」的人生旅程階段。「方位確定」的詩歌顯示詩人活在神的保護與祝福中,過著平靜安穩的生活。這並非說是完全一帆風順的人生階段,這好比揚帆出海的船隻,在海中仍會遇到小風浪,但這只是些微的波動,卻不足以致命! 詩人一開始就呼喚信眾齊來敬拜歌頌神,然後指出敬拜的對象是萬有的主、是超越萬神的大君王,更是創造萬有的主宰(3-5節)。隨後他又再次呼喚信眾來敬拜(6節);這次的呼喚鼓勵信眾用屈膝的身體語言,表示對敬拜對象的崇敬。然後他又指出敬拜的對象是那位保護、愛顧信眾的主(7a-b節)。這種雙重的呼喚用在聖殿敬拜場景,從聖殿的外院進到內院,愈來愈接近神的進程。信眾來到神面前,就是要聆聽祂的話、服從祂的吩咐,因此,詩人勸勉說:「惟願你們今天聽他的話!」(7c節)。 按理,詩人從讚美、屈膝、聆聽到順服神的話語已是一個完美的敬拜禮儀,為何隨後還提及以色列人在曠野埋怨、投訴、悖逆硬心的表現呢?詩人不單籠統地指出以色列人四十年漂流曠野的經歷,更以米利巴──又稱瑪撒的這個地方發生的事(出十七1-7)作為以色列人硬心不信的具體例子,證明他們為何到如今仍未得到神為他們預備的安息。這段警告(8-11節)的出現看來有點突兀,好像不屬於這篇詩。然而,當我們從宏觀的角度及卷四詩集的背景,來頌唱這篇詩篇,就體會到它的一體性。 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卷四詩集屬於被擄後編輯的詩集,中心要旨是在以色列人被擄亡國後,仍然肯定大衛之約是有效的。卷三(七十三至八十九篇)的最後一篇詩,即第八十九篇所發出的兩個問題──耶和華對以色列的憤怒要持續到幾時?以及祂之前對大衛的信實和慈愛到底出了甚麽事(八十九46、49)?緊接著詩人懷疑大衛之約失效時,卷四一開始就以神人摩西的禱告承認問題在於以色列人的失敗,而非神失約(九十8-9)。詩人是要鼓勵被擄的以色列人,從一敗塗地的大衛之約轉移視線,轉向那仍坐著為王的耶和華神(九十三1;九十七1;九十九1)。簡言之,詩人提醒前來敬拜的以色列信眾,神並沒有廢去祂的約,問題乃在於人的悖逆與硬心。 這位永不背約的主,值得我們前來屈膝敬拜、聆聽及順服祂的叮嚀與吩咐。 思想: 讓我們一同頌唱以詩九十五1-2節撰寫的《來啊!我們要向神歌唱》,或以取材自九十五篇內容的《來啊!我們要屈身敬拜》的詩歌作為今天靈修的回應。 (詩歌可於 Youtube 搜尋「來啊我們要向神歌唱」或「來啊我們要屈身敬拜」) |
👉《來啊,我們要向神歌唱》(宣道會屯門堂2013聖樂主日早堂) 👉來啊我們要屈身敬拜 👉来阿 ,我们要向耶和华歌唱 |
👆回頂
👉華基「靈修習慣運動」2025.08